当收到消息的胡进与李平燕,来到府邸内。
刚好在这个时候。
高奴县尉狄为在一名下人的带领下,也匆匆进入府邸。
第一百五十八章:两个命令
“杨大人,那白衍仅凭一个推测,未经求证,不顾民怨沸腾而举城迁徙,狄为知晓之时,以无力阻止,臣,有负王恩……”
书房内之内。
在郡守杨宪、监御史李平燕,以及郡尉胡进的注视下,狄为直接跪在地上诉说高奴发生的事情。
把一切都怪罪在白衍头上的同时,也变相的告诉郡守杨宪,百姓迁徙之事与他狄为毫无关系,他知道之时已经来不及阻止,并非他不阻止。
“狄大人起来吧,此事本官会查明情况,定会给你公道,不会让你受连坐之责!”
杨宪轻声说道,随后转头看向监御史李平燕。
“李大人,虽说本官已经让百姓回高奴,但民怨已生,老夫认为,未免高奴动乱,此事必须告知王上。”
杨宪的意思很明显,眼下事情确凿,是那白衍私自下令,这件事情必须通报咸阳,虽然他已经让百姓回高奴,但未免高奴动荡不安,必须换掉白衍。
话音落下,一旁的胡进这时候开口。
“杨大人!”
胡进看向杨宪。
而这时候,无论是杨宪还是李平燕,听到胡进开口,都忍不住眉头一皱。
因为他们二人心中都清楚,胡家与白氏关系十分要好,胡进与白裕更是一起出生入死。
他们都不想眼下胡进开口求情,这件事情已经不是求情可以管用的。
“胡将军。”
杨宪不动声色的看向胡进。
在官职之中,郡尉与郡守乃是相互制衡,不过眼下他也不担心,毕竟监御史李平燕此刻已经站在他这边。
“胡进以为,既然高奴百姓已经离开高奴,何不让高奴的百姓,暂且先在榆中安顿。”
胡进开口说道。
在听到消息的时候,胡进都被白衍吓一大跳,第一个念头就是白衍疯了。
身为郡尉的胡进,第一时间就想到白衍此举,几乎是把高奴县的官吏以及郡守杨宪,全都得罪个遍,这不顾后果的行为着实太过激进。
但不知为何。
在想到高奴百姓,如今全都在阴山关的时候,胡进脑海里突然浮现那日,那个少年就是站在门外这个院子中,一战就是两个多时辰。
第一次来榆中,那个少年没有去找他,也没有去吃东西,而是来到这个院子,就这般站了两个多时辰,最终求不援军的少年在离开前,亲口拜托他日后见高奴百姓来榆中时,能让百姓能进这榆中城。
想起这些,胡进又能理解白衍的举动。
这忙,他胡进定是要帮。
书房内。
看着杨宪眉头愈发紧缩的模样,胡进不急不缓的伸手拿过一杯茶水,轻轻喝上一口。
“杨大人且听胡进一言!”
胡进放下茶杯。
此举无异让杨宪与李平燕,安心不少,毕竟三人之中,唯有胡进手握一郡兵权。
在杨宪、李平燕的注视下,胡进继续说道。
“眼下咸阳任命尚未到达,白衍仍是高奴城守,若是贸然让百姓回高奴,恐会再生事端,毕竟民怨已生,唯有安顿在榆中,再由郡守杨大人亲自安抚百姓,百姓到时定然感恩戴德,听着从之。”
胡进看向杨宪。
杨宪听到胡进的话,紧锁的眉头,不自觉的舒展一些,毕竟胡进的话里面不难听出,胡进的态度是听咸阳朝堂的。
李平燕此刻也忍不住点点头。
“杨大人想想,若是杨大人直接下令让百姓回走,百姓不明情况,定会心生怨言,误把杨大人也埋怨进去!”
胡进说完,便等待杨宪的开口。
话已至此,这面子、台阶、人情缘由都说明明白白,眼下就看杨宪如何抉择。
若是杨宪不答应,胡进也不会再那么客气,虽说监御史也在,但缘由已经说明白,他胡进也有自己的考虑,只能下来让关守的守军放行。
毕竟掌控一郡兵马的,是他胡进,而不是郡守杨宪。
书房内。
杨宪沉默许久,或许是想到胡进的话的确没错,最终缓缓点头。
胡进心里松口气。
“那未免出现差错,胡进这便派遣将士去护送百姓!”
胡进笑着起身,随后对着杨宪与李平燕拱手打礼。
“有劳胡将军!”
杨宪也起身对着胡进还礼。
半个时辰之后。
在郡尉府邸。
胡进在书房内,写好两封书信,一封交给将领劳侪。
“率领五千兵马,接送高奴百姓,随后下令,各处关口隘口、全部增援加防。”
胡进对着劳侪说道。
眼下白衍已经清空高奴一地所有百姓,在咸阳回信之前,他这里必须保证各个关口的安全。
若是匈奴真的如白衍所言,万一匈奴与月氏,真的率领大军南下,那高奴便只有白衍及其麾下白氏铁骑孤零零的在高奴。
他增兵防守的同时,也能给白衍留有一丝生机。
“诺!”
劳侪拱手领命,正准备转身离去之时。
“劳侪。”
胡进喊住劳侪,在劳侪疑惑的目光下,轻声嘱咐道:“白衍若是有需,告知我即可,不可让他人知晓!”
“末将明白!”
劳侪点点头,转身离开书房。
不一会,胡进的几名亲信来到书房。
胡进把第二卷竹简交给亲信,正准备说话,这时候一名秦卒急匆匆的进入书房。
“将军,郡守大人以及李大人的书信,已经离开城门,赶往咸阳。”
秦卒对着胡进说道。
胡进没有意外,目光看向几名亲信。
“尔等回去,挑选军中最好的战马,一人三匹马,哪怕战马累死,也要在李大人他们的书信抵达咸阳之前,送到我父亲的手中。”
胡进嘱咐道。
“诺!”
“诺!!”
几名秦军亲信对着胡进拱手,随后拿着竹简,转身朝着书房外走去。
胡进跪坐在书桌前,看着几名亲信离开。
不提胡家与白家的世交,单是他与白裕的关系,眼下自然不会无动于衷。
不仅让父亲命人告知白氏,他胡家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,无论如何,也要想办法保下白衍。
书房内。
胡进起身,来到房门,看着天空。
“白裕!白衍这小子,比你我都强!”
胡进呢喃一句,随后脸上浮现一丝笑意。
不管白衍的结果如何,但白衍的此番举动,扪心自问,他绝不敢这般不顾后果,不止是他,在白衍之前的每一任高奴城守,那个城守,胆敢像白衍这样。
比起杨宪与李平燕那一开始就带着偏见,如今冷静下来的胡进,透过此事,看到的是白衍的善良。
只要父亲上书着重阐明这点,并且侧面提及此前白衍在灭韩之战中的表现,即便是杨宪与李平燕谏言,王上看过父亲的上书,至少不会赐白衍大罪。
……
秦国边境。
让胡进、杨宪、李平燕他们三人,无论如何想不到的是,当他们的书信送往咸阳的时候。
在秦国边境北上不到三十里的地方,以往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上,此刻尽是匈奴人海。
整片草原直至天际,数量超过十五万的匈奴、月氏大军,正在浩浩荡荡的朝着秦国边境行进。
第一百五十九章:匈奴南下的消息传来
云山隘口十里外的草原上。
五名骑马的铁骑将士,正如同往常一样,在草原上巡哨。
在寒冬之中,即使没有大雪,那不断拂过的寒风,也让五名铁骑将士感觉到阵阵寒冷。
【历史军事】推荐阅读:抗日之兵魂传说[精校版]隋唐英雄芳名谱[精校版]大争之世[精校版]大唐孽子[精校版]唐砖[精校版]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江户旅人[精校版]不让江山[精校版]北宋大表哥[精校版]大宋权相[精校版]始皇家的好圣孙乱世宏图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诡刺[精校版]兵锋无双[精校版]星空之翼[精校版]血帅[精校版]科学家闯汉末[精校版]猎谍[精校版]舰载特重兵[精校版]大明春色[精校版]唐朝工科生[精校版]席卷天下[精校版]我要做皇帝[精校版]锦衣王侯[精校版]群英三国[精校版]锦衣为王[精校版]徽商天下[精校版]风流名将[精校版]1908大军阀[精校版]大唐第一世家[精校版]衣冠不南渡思想门:先秦诸子解读唐农大明帝师奋斗在初唐顶级兵王刺明[精校版]兵者为王[精校版]大明之雄霸海外[精校版]葬元[精校版]新书[精校版]朝为田舍郎[精校版]帝国星穹[精校版]汉阙[精校版]如意小郎君[精校版]革宋[精校版]覆汉[精校版]战国野心家[精校版]唐朝小闲人[精校版]大清之祸害[精校版]北宋闲王[精校版]隋末我为王[精校版]夜明[精校版]明朝第一国师[精校版]来到大唐的村官[精校版]铁血山河[精校版]回到秦朝当皇子[精校版]三国旌旗[精校版]大唐御医[精校版]天下节度[精校版]山河英雄志[精校版]山渐青[精校版]盗宋[精校版]步步生莲[精校版]大明嫡子我在春秋不当王李治你别怂初唐峥嵘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祥瑞:王莽和他的时代(出版书)天可汗铁骨[精校版]最强兵王[精校版]特战先驱[精校版]1255再铸鼎[精校版]我是一个原始人[精校版]崇祯十五年[精校版]刘备的日常[精校版]带着仓库到大明[精校版]逍遥游[精校版]孺子帝[精校版]明末边军一小兵[精校版]汉末战骑狂潮[精校版]天可汗[精校版]小军阀[精校版]回到明朝做千户[精校版]辛亥大英雄[精校版]娇妻如云[精校版]三国之蜀汉我做主[精校版]窃明[精校版]曹操穿越武大郎天汉之国大明守村人炮火弧线穿越饥荒村落:种田空间拯救苍生1839易中天中华史:隋唐定局十国千娇1908远东狂人[精校版]